最近去看了五十度黑,在意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相爱时的那种意境,如同《Earned it》里面所唱的:cause girl you're perfect ; you're always worth it; And you deserve it; The way you work it. 纯情和激情的迷幻交错,爱情是如此的绚烂多姿。我从来不沉迷什么,除了对爱情的向往。我会反复听同一首歌,像《let her go》《you're beautiful 》等,中文的有《假如爱有天意》《默》等。我不知道别人会怎样,自己听着听着就会在歌的意境里穿梭,听完常常会沉默和伤感良久,有时也会担心自己沉溺在那样感情漩涡中难以自拔。虽然世俗的爱情缺少纯度,一边述说着爱情,一边却紧盯着名利。但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却时时在自己耳边呓语,在梦里飘动。假如有一天迷失了自己,陷入到疯狂的魔境,也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对爱情的纠缠和挣扎终于在自己思维的突破下沉静下来,近半年来,自己的思维突飞猛进,解决了两个重要问题。康德就曾说过:那种绝对的真理是锁在铁皮柜子里,人类永远无法开启。尼采更直接:那种绝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他们都没有解释原因,我知道他们无法用唯心理论去解释,而用唯物理论来看,问题迎刃而解,真理代表的是客观世界,而客观世界是运动着变化着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段时间内的真理。另一个是“我是谁”的人生终极问题。用唯物的精神来看,“我是谁”的问题简单明了:人每天都在更新,每天都是一个不同的我,但思维的连续性把不同的我归于一个特定的我,死亡就是思维连续性的中断,也是特定的我的消失。即使物质演化成一个与自己非常相似的人,譬如说克隆,但因为缺乏连续的思维,这只能是另外一个人。所以现在的我没有前生后世,是独特的,唯一的,生命因此而无价。有了以上两个问题的认知,回过头来看爱情,爱情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它是人的一种唯心,一种精神上的娱乐,它可以让精神快乐到爆炸,但它只能是人精神娱乐的部分,也是生命的部分。它并非至高无上的。爱情作为精神上的娱乐,也需要适可而止,一旦过了头,因爱而疯狂,就有可能走到精神崩溃的边缘。爱情由每个人自己去定义,自己觉得有便是有了,定义得越好,得到美好爱情的可能性就越高。爱情不是不可或缺的,自己觉得没有,静静地看看想想爱情也是可以的。2/21/2017
书中的神是什么?
心理学家 冷静冷血的分析,想把你拖进精神病院,最后自己发现你是他父亲,心脏并发,死去。
今天是解读《与神对话》图书第一期,所以先简单解释一下书中的神是什么。
宗教的诠释,居然说耶稣是跟随佛陀修行后,用现代的方式去传播佛教。
往大了说,神就是宇宙中的一切万物。
最近和基督教徒,一个研究脑部记忆,学生化的朋友,聊起宗教和科学矛盾。一直奇怪为什么那么多顶级的科学家都是唯心论者。难道科学的极致就是宗教?
圣经里说,上帝希望人类食下生命之果,但人类吞下了智慧之果。
所以现在人类总是相信自己的理智,从来没有怀疑自己头脑里的声音,理智是什么?
是记忆,是经验。
我就问他,首先请不要觉得我说的话冒犯了你的信仰或者科学研究。
然后问题1是
既然上帝希望人类顺应生命之流,去感受生命的存在,爱。人类的智慧解释不了世界的真理,因为我们吞食了智慧之果,就像我们现在争论这个问题,我们都是在用理智思考,就是我们所谓的理智,那这个就是不是感受生命,那科学研究不就是人类运用智慧之果吗?
从跟我们更息息相关角度去理解,神就是三位一体的你,也就是你的灵魂、精神和身体。
问题2,科学的研究是先提出一个假设,用实践去证明这个假设,然后成为一个理论,当然只能无限接近真理,达到不了真理。10000次,接近无限次,验证,实验证明,那还有测不准理论。这个时间,空间不同。得到的也只是这个时间点,空间点的结论。我们被困在了时间,空间中。窥探不了宇宙真理?还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绝对的绝对的对与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就是宇宙,外在一切都是你创造的。
岂不成了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宗教
书中的神说在它这个神之上,还有包含了它的存在,只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结合最近刘丰老师的多维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这个神也就是四维的你(神),当然还存在N趋于无穷大维度的神存在,“与神对话”也就是四维的那个你跟三维的这个你对话。但是它比你多了一维(时间变成变量),所以它对于你来讲已经是一种无限的存在了。
即使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不断学习圣经的寓意,充满爱与希望,是部生命的哲学书。这样的人们是好人,内心善良,无私。
佛教徒的戒律,打坐,冥想,论教。学习佛经的内容
这跟巴夏通过岱罗传导信息是类似的,巴夏自称自己是来自四次元(四维)星球爱莎莎尼的外星人,并且自称自己类似于“未来”的岱罗。而书中的神没有特别的指向,因为这本书是你的神(四维的你)在和你对话,通过作者,通过这本书。这个作者在开篇第一段就明确了。
他们比一般人更懂得生命,他们明白真正的素食的原因,他们明白心静的哲学,他们更善良。但是,一旦触及他们的底线,信仰,多少小我在作怪。自己相信的东西被挑战了
那无神论者更容易被挑战,量子力学,吸引力法则,都可以让他们困在死胡同里。只相信实践,唯物的无神论者。
按照巴夏的说法这本书“是我们星球上集体意识尽可能清晰地回答自己的产物,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
不管你有无信仰,看来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的小我,自己不断在经验,记忆上堆积起来的理智。这个理智被挑战,小我收到威胁都会拼命维护自己。而这个理智也是能在这个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因为这个理智来自于对这个社会的理解。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们好奇,问很多大人觉得愚蠢的问题,突然看到某部电影,觉得如童话般的想象力出乎意料。都是个人的理智,小我,分开了这个界限
今天的主题分为三块阐述
没有这个界限就是神经病人和小孩。
第一,神与我们交流的工具是什么?
如果做到拥有理智而不被理智掌控。
美高梅手机网址平台,基督徒说,上帝派人类是来统治世界的,人类却被其他的欲望统治。
第二,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何做到存在与理智并存?
你如何证明我存在,理智可以证明,那理智,疯狂的小我又不断困扰你的心,让你无法停止思考。你的理智可能是错误的。那如何超越理智是否超越界限,与宇宙精神连接,那这样的存在如何在这个现实,或者成为物质世界中存在。
恐怕只有佛陀才可以做到。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达到了大我,舍弃了小我,因为有有钱人养着他,他从未在劳苦中生活过,他超越了小我。他的灵性觉醒影响了后人,特别是他不赞成宗教崇拜,跟从圣人,因为他是自己顿悟的。
美高梅集团官网,第三,如何分辨哪些信息是来自神的?**
以前看三体,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因为热爱地球而想借助外星人的力量毁灭地球。
最近看到这么多关于
一的理论,光之联盟的外星人帮助人类精神觉醒,说耶稣是他们的兄弟来地球传播爱,宇宙的法则。说地球处于一个转折期,但这个时间的到来不基于任何地球时间,所以2012的传说,是在于全人类精神觉醒的程度。大多数人类如果觉醒了,那地球会以和谐的方式转型,否则黑暗势力,和秘密政府会利用灾难,或者是负面能量引发的灾难,对人洗脑,控制人,灾难式的转换,进入第四维空间。那里时间空间都不存在。只有高频率充满爱的人才可以承受那里的能量。
麦田怪圈都是外星人的信息,用于冥想的地方。有的甚至是盖亚,地球自己造的。
神与我们交流的工具是什么?
这一切的一切连接起来,似乎冥冥中都有联系。因与果的联系。阴与阳的对立。
《与神对话》一开始就给我们介绍了神与我们沟通的四种工具:感受、思维、经验、话语
想太多会被关进精神病院,不想又会被经济体,政府,他人的思想控制,洗脑。语言就是最大的洗脑工具。
语言就是理智产生的最大原因
接着详细讲解一下神与我们沟通的这四种工具,把这四种工具理解了,将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书中的其他内容。
世间万物息息相关。
生命之流奔腾不息。
什么是经验?
人总是看到表象,所以佛陀的语言,圣经的寓意,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用语言描述的规律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首先经验是动词,不是名词,它不是指我们过往的经验、教训,而是指体验。
宗教的排他性。佛陀,耶稣,当初传教的时候也不希望是以宗教崇拜的形式让人们疯狂信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克里希那穆提说,信仰我,跟随我的人永远理解不了我。柏拉图也好像说过类似,后人永远理解不了我的想法之类的吧。
什么是体验呢?是指我们对于外在和内在的感知。我们对于外在和内在的感知在佛家里面分为“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是指对外在的感知,“意”是指对内在的感知,比如对我们的感受和思维的感知。
人的意识,矛盾,物质与精神的矛盾。SPIRIT&MATEIRIAL
存在与理智的矛盾
接受这些矛盾吧,植物,大自然,会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你。
书中称经验是最得力的信使,是因为经验相对比较客观,它只是对内在和外在的客观反应(当然也会出错,比如某些错觉)。
英国,墨西哥的磁场很奇特,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麦田怪圈的原因吧。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经验,比如说视觉。所谓视觉是指光照射到物体表面,物体吸收了大部分波长的光,只反射(或透过)部分波长的光,再进入到我们的视网膜,由视网膜把光翻译成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再由大脑翻译成我们能理解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就是所谓的视觉。
其实和这部电影关系不大
所以本质上外在究竟是什么是没有办法真的客观反应的,只要翻译程序不同,我们看到的画面就会不同。比如色盲的人、动物看到的世界是和我们不同的。
最多就是导演戏剧化的把耶稣说成是另一个宗教的新形式
。
宗教的本质都是好的,善良的,都是大智慧,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智慧
只是不同宗教使用于不同社会的人群,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去教导。
然而语言的局限性,让后人给扭曲。
就如有人觉得素食是高雅的,但到底佛陀开始素食的时候,只是一种自然选择,他自然选择素食,清淡的生活,因为他的心境是这样的明镜。而信徒却邯郸学步的只学到皮毛,却领悟不了佛陀的意境。
圣经中的寓意深奥,与佛教一样。都是生命的哲学。
什么是话语?
那科学,或许量子力学更接近描述这个现实世界,空间的狭隘,突破极限,或许不是从外界突破,而来自内心的觉醒。
佛陀顿悟,或许佛陀就是比外星人来自更高度的维度的。
或许这个硬科学解释不了的唯心现象,才是宗教的最后救命稻草。
文中的话语不只是听到的话语,也包括了文字。广义上可以把它理解为表达,所有对于想法的表达都可以归类为话语,比如音乐、画画等等。
而社会的改革还是个人的觉悟,还是两者联合,都是一种选择
自由意志的选择
就像只有脱离情网的人才可以真正相爱,在一起也只是一种自由选择。
不管是文字还是话语,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含义的代表,文字是用图像代表,话语是用声音代表。
或者说以上的内容来自和朋友聊天的内容,也是来自理智加点想象力,不是体验生命之流带来的领悟,,,甚至有与这个世界,时间,空间里的规律,大众意识,主流相驳的地方。
既非宗教又非硬科学。
仅仅一个痴人说梦。
写下这些,也满足了小我的虚荣心,对外界抓取喂养小我的虚弱。
或许是孤独没有人能理解,放在网上必然找来批判,或者思考。或者被骂,被当成神经病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话语是最不可靠的交流工具,因为它只是代表而已。经验是对内在和外在相对客观的感知,而话语只是对这种感知的代表。
就请当作科幻小说看吧
当我们用话语交流的时候,其实已经经过了两次代表,或者说两次扭曲。
第一次是对方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因为我们无法用语言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想法只是我们想法的代表。
第二次是我们接收和理解对方话语的过程,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对方的话语,因为我们只能基于我们自己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教训去理解对方的话语,而我们每个人的经验、教训是不同的。
如果对方表达的话语不是他直接经验的,而是听别人说的,这里就可能又扭曲了好多次了。
所以话语是最不可靠的交流工具。
当然话语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传播性,我们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传播自己的想法,传播给无穷多的人,但是经验、感受、思维却不具备这种传播性。
**什么是感受?**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书中给了明确的定义。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感受很难用语言描述,它的同义词是感觉。感受是指我们对于某种事物的感觉,是喜悦,是悲伤,是兴奋,是失落等等。
感受是灵魂的语言,那什么是灵魂呢?
灵魂的另一种说法就是高我,简单的理解就是最好的那个我,站在山顶上全知全能的那个我,相对我们的三次元它是无限的,无形无相,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你的灵魂是全知全能的,它知道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有的可能性。
你的灵魂有一个渴望,就是指引你用你的有限去体验你的无限的本质身份。但它不会强制你去做什么,因为你本来就是无限的,你来地球的目的就来体验你的无限。如果它强制你去做什么,恰恰限制了你的无限,违背了它的初衷,也违背了你的初衷,因为你们是一体的。
所以灵魂用感受与我们交流,但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听或者不听。
什么是思维?
因为语言的局限性,对这里的思维的理解很容易让我们困惑。
因为我们一般认为的思维是指我们思考问题的某种特定模式,比如逻辑思维,感性思维,比如评价某人思维缜密或者思维发散等等。
但是这里的思维不是这个意思,英文版原著叫thought,也就是想法或者思考的意思。其实思维应该是指想法或者思考,在文中也有非常多的印证,只有解释为想法或者思考才能解释得通,当然也有部分地方比较难解释(暂时先放一放)。
在《与神对话》图书第4页神第一次提到思维的时候,下方有一个补充,就是“在用思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我通常使用形象和图像”。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一般是用画面或者动画的形式来展现的?然后我们再用话语把它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把思维理解为想法或者思考。
包括我们的想象,也是这里指的思维的一部分。
在此我们先对这四个交流工具进行简单的概念的把握,随着对图书的深入,我们会更加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它们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从内外来分的话,话语是外在世界的交流工具,感受和思维是内在世界的交流工具,经验包括内外,它只是客观反映内外世界,可以说它是内外世界的桥梁,只有通过对内在感受和思维的感知,才能翻译为外在世界的话语和行动,只有通过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包括话语),才能产生相应的感受和思维。
从三位一体的角度理解,感受属于灵魂,思维属于精神,行动(包括话语)属于身体。
如何分辨哪些信息是来自神的?
接着我们探讨下一个问题。书中提到,这四者只是神交流的工具,而不是交流的方法,所以并非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思维、所有的经验和所有的话语都来自于神。**
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的信息永远是你的最高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别的则来自其他的根源。”“最高级的思维永远是包含了欢乐的思维。最清晰的话语永远是包含了真相的话语。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称之为爱的感受。”
最清晰的话语就是包含了真相的话语
这里的真相不是指外在事物的客观反映,英文版原著的用词是“truth”,是指真理。
什么是清晰呢?也就是表述地非常明白,在逻辑上没有漏洞。
这点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不同的思想体系,不管是科学,佛家,道家,基督教等等,它们的用语是不同的,思考的方式也不同,所以你如果用自己这套思想体系去衡量别人的思想,是无法比较出真理的。
其实衡量话语里面是否包含了真理,就是看它是否逻辑严密,是否能够自圆其说,我们求真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提问题,回答问题,直到没有问题为止。
科学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做实验验证,在不断地推翻前人的结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最典型的就比如力学,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现在的量子物理学,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翻前人的结论发展起来的。
这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就是我们如果是要追求解释真理的理论,那么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思想的时候就要不断地问为什么,直到没有为什么为止,不能人云亦云。当然检验真理靠的是实践,这个是没有错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最清晰的话语也仅仅是包含了真理的话语而已,并非真理本身,真理是要靠我们自己悟的,当然我们可以借助话语这个工具。
最美好的感受是你称之为爱的感受
爱很难用语言解释,但是可以用心去感受。
我试着解释一下,这里的爱是指绝对的爱,而不是相对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有条件的爱。
爱是容纳了所有感受的感受,就好比白光是包含了所有光谱的光。
所以爱也代表了容纳,或者说对一切的接受,或者说视一切为爱。
所以爱就是最美好的感受,也就是来自神的感受。
书中对于爱的描述是:爱是扩张、开放、赠送、停留、敞开、分享、治疗的能量。
希望这些解释能让你对于爱有更清晰的理解。
最高级的思维永远是包含了欢乐的思维
在这里我们可能会有疑惑,欢乐应该是描述感受的,怎么会在这里使用呢?
所以这里是指我们因为欢乐的感受而引发的思维(想法),是最高级的思维(想法),也就是来自神的思维(想法)。
结合我们的现实来理解就是因为我们的欢乐、我们的兴奋而有产生某种想法,去做某件事情,恰恰是符合我们最高利益的,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高我对我们的指引。而出于害怕、恐惧而去做某件事情,则反之。
这就和巴夏说的跟随兴奋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做真实的自己是一样的。
总结起来就是因为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热爱、我们的兴奋而产生的思维(想法),它是最高级的思维(想法),也就是符合我们最高利益的思维(想法),也就是来自神的思维(想法),或者说来自灵魂(高我)的指引。
关于跟随兴奋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背后的原理,以后会专门讲解,迫不及待的小伙伴也可以看看巴夏的视频。
好,这就是今天我要讲的神与我们沟通的四种工具,希望对你理解《与神对话》有所帮助。
音频链接
本文由美高梅集团发布于两性话题,转载请注明出处:科学的极致就是宗教?
关键词: